傲嬌是什么意思?傲嬌,來源日本ACGN的一個詞語,指人物為了掩飾害羞靦腆而做出態(tài)度強硬高傲表里不一言行的代名詞,常用來形容平常說話帶刺,態(tài)度強硬高傲,但在一定的條件下害臊地黏膩在身邊的人物,主要是常用于戀愛型態(tài)的詞語。傲嬌發(fā)源于日本的美少女游戲業(yè)界,而在包含動畫、漫畫的御宅族次文化里廣泛形成萌的對象之一種類型,另一方面在大眾媒體上也會被使用到,作為有比喻魅力的人物形象、戀愛模范、話題人物等。
傲嬌一詞不僅用于戀愛類劇情設定。在戰(zhàn)斗類漫畫中,作為主角的宿敵,但在每次主角遇到危險時都挺身相救的也是傲嬌的一類,已成為風行一世的萌屬性之一。
定義
發(fā)源于日本的美少女游戲業(yè)界,在經(jīng)歷了較長時間的發(fā)展后,如今已是能在包含動漫和游戲的ACGN御宅族次文化中廣泛形成萌的對象的類型之一了,并隨著御宅ACGN次文化的蔓延,開始逐步在大眾媒體上被使用到,被用來作為比喻有魅力的人物形象、戀愛模范、話題人物等的詞語。
傲嬌(亦常翻譯為外冷內(nèi)熱、蠻橫嬌羞、惡嬌、嬌蠻)是指“平常說話帶刺態(tài)度強硬高傲,但在一定的條件下害羞地黏膩在身邊”的人物,主要是常用于戀愛型態(tài)的詞匯。本來是發(fā)源于日本的美少女游戲業(yè)界,而在包含動畫、漫畫的御宅族次文化里廣泛形成萌的對象之一種類型,另一方面在、大眾媒體上也會被使用到,作為比喻有魅力的人物形象、戀愛模范、話題人物等。依照個人不同而定義的差異甚大,也可說是個相當抽象的概念。
萌屬性的一種,指在不同環(huán)境條件下,會從“ツンツン(蠻橫、任性)”變成“デレデレ(害羞、貼)”的特質(zhì)。中文一般是稱為‘傲嬌’(不過還有嬌蠻等不同的譯法)。新興起一種稱呼為“蹭得累”,即為直接日語音譯,同時也表現(xiàn)出了“傲嬌”的特色。
釘宮理惠所配的《灼眼的夏娜》里的夏娜將傲嬌這一萌屬性發(fā)揚光大,與《零之使魔》中的露易絲、《旋風管家》中的三千院凪締造了釘宮誓約(釘宮黨);之后《龍與虎》中的逢坂大河的加入成就釘宮四萌,之后亞里亞和露蒂加入誓約。合稱為釘宮六萌。
嚴格定義
僅指對心儀對象有意,但為了各種原因而刻意以帶刺的態(tài)度給予差別待遇,直到陷入無法繼續(xù)逞強矯情偽裝的狀況、或是確定與對方兩情相悅時才轉(zhuǎn)變?yōu)樾唪稣摺_@或許可以用心理學上的心理防衛(wèi)機制來解釋。
由于這個角色形容詞本身即指一種不坦率的特質(zhì),也因此特別容易讓使用者誤會。
港臺使用“傲嬌”一詞,嚴格來說具有包含性不夠的問題,但使用者眾,因“傲嬌”這個翻譯而誤解甚至完全偏離原意者也不在少數(shù)。
語源分析
日語本字合成自日文擬聲表感疊詞“ツンツン”和“デレデレ”:“ツン”可被理解為尖尖的、高傲的、冷酷的、難以親近的,“デレ”則可理解為嬌嗲的、為情所擾的。兩者組合在一起,簡單來說可以視為“愛情上的外冷內(nèi)熱”。一般指ツン到デレ的轉(zhuǎn)變,也有ツン與デレ并存的類型。日語的這個詞語在ACGN界約于2000年出現(xiàn),但它對一般男女關系發(fā)展的影響潛力甚深(特別是在戀愛游戲中),所以冒起得十分快。
此外在對其他人表現(xiàn)出一種傲氣不易接近,爭強好勝不服輸和愛逞強等方面(尤其是在情敵面前),雖然平時對朋友不冷不熱,但當伙伴有危險時定會挺身而出也就是“傲嬌”屬性的人一般都很重視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