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街村(Xi jie cun) 地處東經113°05′--12′,北緯35°45′--52′。。位于禮義鎮(zhèn)集鎮(zhèn)西南方向,北靠坪曲路,東與東街村交錯,西與高平市北寺鎮(zhèn)東漢村相連。西街村現(xiàn)有460戶,1600余人其中在籍農戶411戶非農戶49戶,分為5個村民小組。全村耕地1060畝,住房占地約500余畝。2010年人均純收入3900元。
西街村居住集中,歷史上行政區(qū)劃分調整頻繁。1955年7月成立了“五星”初級農業(yè)合作社,1956年1月由初級農業(yè)合作社轉入高級農業(yè)合作社,1984年以原來生產大隊為基礎建立了村民委員會和農業(yè)生產合作社。因在禮義鎮(zhèn)政府所在地的西半,所以得名為“西街村”。
西街村屬土石丘陵地帶,地形呈西高東低之勢。村西端有一座山脈名崧山,屬太行山脈南端西沿支系。海拔1080米,猶如一頭巨牛俯臥于此,俗稱金牛山。在崧山環(huán)繞下西街村三面環(huán)山呈“C”型坐落。
西街屬溫帶大陸性氣候,四季分明,屬陵川縣西部溫和氣候分區(qū)。因海拔較低,西端又有崧山作天然屏障,加之土地比較肥沃,具有農作物生長的優(yōu)越條件,屬于陵川縣農作物生產的高產量地區(qū)。
西街村礦產品種多。歷史上有煤炭、鐵礦、粘土的開采。
西街村歷史悠久。據(jù)《陵川縣志》記載,早在夏商時期,西街就形成了村落。西街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,有建筑工藝精湛的明清大院,又有恢宏古樸的寺廟、祠堂和會館。北吉祥寺屬于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對象,它坐落在村中央高崗上,是一座布列嚴整,規(guī)模宏大的古代廟宇建筑群。該寺創(chuàng)建于唐代大歷五年(公元770年),后歷代曾多次重修。宜圣宮位于村中央與北吉祥寺毗連,坐北朝南,正殿供奉祖師,院落設計講究,布局合理。每年三月三,全村百姓都要來燒香拜神。此為還有四眼閣等一些古建筑。
西街村的經濟收入多元化。農業(yè)生產發(fā)展迅速,80年代初推廣寬窄行和去雄玉米栽培技術再加上優(yōu)良品種的推廣、秸稈還田、施肥技術的改進,使玉米產量明顯提高,畝增產200多斤。工業(yè)生產蒸蒸日上,解放后西街出現(xiàn)了煤礦、磚窯、小鐵廠、翻砂廠等企業(yè),近年來這些企業(yè)和項目得到進一步發(fā)展。第三產業(yè)發(fā)展迅猛,改革開放后涌現(xiàn)出一些個體戶、小作坊和外出務工者,經過幾年的發(fā)展他們已經成為了經濟發(fā)展的引領者和農民致富的帶頭人。
在中國0的領導下西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,村民收入不斷提高。2007年至今完成村內80%的村內路面硬化,建立了垃圾集中管理制度,美化了村周邊環(huán)境。在本村主要街道安裝了高標準路燈,方便了群眾夜間出行,基本實現(xiàn)了“道路硬質化,村莊園林化,改了臟亂差,面貌大變化”。
自然村——寶莊村
寶莊村(Bao zhang cun)位于西街村的最西端,有名小莊上,因村小戶少而得名,F(xiàn)更名為寶莊村,取其為地處寶應山下之意。有居民188人,耕地310畝。寶莊村在初級農業(yè)合作社、高級農業(yè)合作社是一個獨立的生產大隊,1984年以原來生產大隊為基礎建立了村民委員會和農業(yè)生產合作社時并入西街村委,成為一個小隊。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現(xiàn)在的寶莊村和西街村已經連為一體。
山脈——崧山
崧山(Song shan)俗稱金牛山。因猶如一頭巨牛俯臥于此而得名。位于西街西端,海拔1080米。該山為土石山,地勢較平緩,山坡長有油松、楊樹等植物,山腳下有農田,向陽處有居民住宅。
古建筑——北吉祥寺
北吉祥寺(Bei ji xiang si)位于西街村中央,地理坐標為:東經113°06′,北緯35°48′它坐落在村中央高崗上,是一座布列嚴整,規(guī)模宏大的古代廟宇建筑群。該寺創(chuàng)建于唐代大歷五年(公元770年),后歷代曾多次重修。寺院為三進式格局,一進院前面兩側原有鐘鼓樓,鐘鼓樓前坡下原有“春秋閣”山門,分別于50年代和70年代被拆毀。而且當年寺前還有四株號稱“四大天王”的古松,可惜三株已遭砍伐,現(xiàn)僅剩西南一株還郁郁蔥蔥,傲立天空。寺的前殿、中殿歷史最古、為金、元遺物。前殿面闊三間,進深六椽,單檐九脊歇山頂,上鋪灰色琉璃筒瓦,殿中有唐代鑄造的鐵佛像一尊。其中殿前檐為木柱棱狀造型,斗拱碩大而簡潔,頗具早期建筑之遺風。在前殿、中殿兩側分別筑有對稱的掖門和圓光門。后殿面闊五間,進深六椽,單檐歇山頂,前廊一步架。在殿的兩側有對稱的左右翼樓,其東西的配殿、廊房,均為明清時期遺存下來的建筑。
1996年,北吉祥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如今保存完整。
古建筑——宜圣宮
宜圣宮(Yi sheng gong)位于村中央與北吉祥寺毗連,坐北朝南,正殿供奉祖師,院落設計講究,布局合理,保存完整。每年三月三,全村百姓都要來燒香拜神。后經翻修現(xiàn)為村委會辦公地點。
古建筑——四眼閣
四眼閣(Si yan ge)位于村東要到處,因東南西北皆可從閣下通過而得名,里面供奉楊柳菩薩。1958年禮義鎮(zhèn)街道改造時被拆除。
- 西街村介紹
網(wǎng)站標簽:西街村簡介,西街村行政區(qū)劃,西街村地圖
相關推薦
-
鹽廠村
鹽廠村簡介 鹽廠村是晉廟鋪鎮(zhèn)東部山區(qū)村,由五個自然村組成。距晉廟鋪鎮(zhèn)政府所在地14公里,村東,北與大箕鎮(zhèn)河西村接壤,南與石盆河村相鄰,村本與大池頭村相...
-
劉下道村
唐官屯鎮(zhèn)劉下道位于唐官屯鎮(zhèn)西部,全村418戶,1195人,黨員25人,村民代表35人,村兩委班子3人,耕地面積2015畝,2010年糧食總產量1103噸,從業(yè)人員417人,人均...
-
青春村
青春村:位于青春路東側。...
-
大椿鄉(xiāng)
大椿鄉(xiāng)以一株高八丈、桿粗丈余的椿樹而得名,位于修水縣西北邊陲,與湖北崇陽縣大源毗鄰,面積148平方公里,人口18126人,耕地11520畝。大椿曾是區(qū)蘇維埃政府所...
-
鐵人街道
轄6個社區(qū)(鐵人社區(qū)、奔騰社區(qū)、奔二社區(qū)、奔三社區(qū)、登峰社區(qū)、西賓社區(qū))。 書記:許俊 主任:薛明 辦公室電話:5184587 主要職責: 一、...
-
新豐社區(qū)
新豐社區(qū)由大金豐、小金豐和泰宸新苑三個住宅小區(qū)組成,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,共149個樓道,2100戶居民,常住人口5021人。社區(qū)黨總支下設3個黨支部,9個黨小組,...